这是一次严肃深刻的党性洗礼——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796个党组织,12559名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出政治忠诚,学出使命担当,学出本领实效。
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破题”调研——结合实际确定125个调查研究课题和12个“办实事解民忧”项目,推动调查研究同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国企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问题。
这是一张担当作为的林区答卷——广大党员干部把主题教育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迎难而上、逆势而进的磅礴力量,趋势性、关键性的“林区样板”引人注目,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步履坚实。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党委锚定“五大任务”,全地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过程提高改善民生水平,高标准制定推动企业改革发展重点目标19个,量化措施51个,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让党的声音在林海深处回响
初夏的兴安大地一片生机盎然,处处孕育着绿色希望。
走进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云杉容器苗生产大地,一块块绿色的苗床与红色的标语交相辉映,育苗女工正在远征造林容器苗生产现场紧张地忙碌着。看到理论宣讲团成员到来,大家纷纷围坐过来认真聆听宣讲。
“今天我和大家唠唠嗑,给大家讲故事好不好?”宣讲人话音一落,大家都笑了,我说你听的严肃氛围也瞬间没有了。
“‘草原最美的额吉’都贵玛,年仅19岁时就主动承担起养育28名上海孤儿的任务,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这群孩子。这个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叫《海的尽头是草原》,名字是不是很浪漫……”宣讲人动情地为现场育苗女工讲述着民族团结的故事,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活泼的氛围,赢得了育苗女工的一致好评。
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直抵职工群众内心,理论宣讲人员通过身边故事、典型事例把党的理论知识讲出来,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阿里河森工公司党委“红石榴”宣讲团成员介绍说:“今年我们结合主题教育,立足实际组建了‘红石榴’宣讲团、‘石榴籽’志愿服务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宣讲内容,把理论宣讲搬到‘田间地头’,把‘书面语’转化成‘家常话’,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微宣讲’中‘热’起来。”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强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各级党组织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第一议题”及时学、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举办读书班专题学、巡听旁听监督学、“三会一课”常态学、一线宣讲覆盖学、指尖课堂随时学、红色基地感悟学,以“自学原文为点,集体学习为线,矩阵覆盖为面,指导实践为本”,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取得实效。
——聚焦深入研究,带着问题学。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边学习、边检视、边整改的要求,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13项,制定《问题检视清单》和33条整改措施,建立制度26项,搞清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解决问题的硬招实招。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带着问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制定完善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第一议题”及时学、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举办读书班专题学,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破解难题。
——聚焦全员覆盖,立体推进学。把理论学习作为重中之重,设置“指定书目+选读书目+指尖课堂”体系,努力做到“学习内容一个不少、规定动作一个不落、自选动作抓出特色”,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抽出时间加强自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述学、巡学、考学、督学机制,对直属单位常态化开展巡听旁听,推动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目前,林区各直属单位党组织举办专题读书班31期,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1次,开展专题研讨37次,组织“三会一课”专题学习611次,覆盖全体党员。
——聚焦线上线下,转化运用学。用好“线上”平台,充分运用自有媒体,开设“理论学习在一线”“学习心得交流”等专栏,制作短视频8个、宣传海报12幅,切实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用好两级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等“线下”资源,把学习新思想同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相结合,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做到知行合一、凝聚行动共识、提高工作成效。
以“大调研”奏响植绿护绿、谋事强事“最强音”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各级党组织坚持领导带头、身先示范、以上率下、协同联动,瞄准真问题、下足真功夫,推动“大调研”工作提质增效,全力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添柴”助力,以扎实的作风、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举措推进林区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落地落实。
5月12日是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大兴安岭林区的“植树节”,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建设美丽新林区挥锹培土、增添新绿。
义务植树现场,虽然天空中飘落的丝丝细雨,浸湿了干部职工衣衫,但大家植树造林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大家一起扶苗、培土、踏实、围堰、浇水,一上午的时间,200余棵樟子松大苗有了“新家”。
5月21日,2023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大兴安岭(根河)万顷杜鹃花海赏花季在开拉气林场杜鹃谷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达人、摄影家、自媒体爱好者1000余人,以花为媒赏冷极杜鹃花海,以桦为韵寻梦兴安,邂逅夏日浪漫。
高屋建瓴,方能纲举目张。森工集团党委以顶层设计“选题”、以上率下“领题”、高位推动“破题”,围绕党中央明确的12个方面,结合自治区两件大事和集团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目标,制定印发森工集团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集团党委结合实际确定调研方向和调研重点,对各单位部门确定123个调查研究课题逐一审核把关,使调查研究同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国企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问题。
阿尔山森工公司党委靶向选定调研课题,组成课题组并付诸实施,归纳总结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难点堵点,探索症结难点的解决办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库都尔森工公司党委确定了库都尔林区旅游产业探索和库都尔森工公司沙棘种植及后续产业发展研究2个课题,成立课题组对库都尔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禀赋进行了实地考察;
阿龙山森工公司党委着力确保调研方向“清”、深入基层“实”,通过“四摸清”确保打破积弊形成思想共识,按照“四走进、三不漏、三落实”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着问题,轻车简从走进基层生产一线,现场解决问题17件……
量体裁衣才能因地制宜。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严把“选题关、统筹关、效果关、纪律关”,结合重点工作、重点领域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每个调研课题要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都制定时间表、任务书,把调研发现问题作为谋划工作的切入点,把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着力点,把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科学制定调研计划,统筹确定调研时间、地点,为调查研究绘好“流程图”,确保分领域破题,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充分运用调研成果指导实践,为今后常态化开展“大调研”积累了经验、营造了氛围。截至目前,拟制定制度26项,已完成10项。
以“四个融合”在出实招办实事上下功夫
中国“冷极村”坐落在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大兴安岭金河林区静岭脚下,这里全年无霜期不足60天,年平均温度-6℃,是全国自然条件下气温最低的地方,“冷极村”也由此而得名。随着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务林人放下斧锯,开启了生态保护的新征程,利用中国冷极村依托独特的“冷”资源,机智鲜活地做起了冰文章,积极开发冰雪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金河森工公司金林林场职工耿艳梅夫妇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能端上生态“饭碗”。
耿艳梅的丈夫过去和这里大多数人一样,以采伐为生,随着木材减产停伐,“一木独大”的经济失去了往日风光。2014年,耿艳梅和丈夫在公司的扶持下,也加入了林俗旅游家庭经济创业中,第二年就见到了收入,靠着物美价廉和游客们的口口相传,日子越过越红火。“除了住宿和餐饮有一定收入,经常有从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要买木耳、蘑菇和蓝莓酱,这些收入也很可观。”耿艳梅告诉笔者,同样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虽然不再伐木了,但他们靠着这片绿水青山生活不仅生活越来越幸福,“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
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通过积极融入区域旅游发展大局,整合盘活林区旅游资源,构建了链条完整、功能多样、联结紧密的高品质旅游产品体系和高附加值旅游产业集群,设立了39个独立景区、12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4个国家级森林养生基地、3个国家级森林体验基地、3个自治区级森林特色小镇,形成了森林旅游的基本框架,森林度假、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旅游新业态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与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发挥比较优势,抓战略机遇,唱“林草戏”、念“山字经”、打“科技牌”,以绿色化、集约化、高质量为主攻方向,抓实森林经营试点提质、新一轮国企改革提效、“旅游、林下、碳汇”三大支柱产业提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构建起木材储备、旅游康养、林业碳汇、苗木培育、绿色食药等多元多极现代森林产业体系。突出抓好阿尔山金江沟温泉度假区、额尔古纳界河旅游码头、金河冷极村等精品项目建设,强化旅游品牌形象线上推广,抓好旅游商品深度开发,为打造世界地标性国际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独具北疆特色、国内一流的森林康养综合体奠定基础。同时,围绕打造全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的目标,搭建了国内首个碳汇资源管理矢量数据库,碳汇产品交易额达到 5016万元。为科学开发林下资源,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杜香提取物化妆品原料研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签订研究开发合同,通过引进高层次研究团队保证产业发展并提供技术支撑。
——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党委千方百计谋利民之策,促惠民之举,献安民之计,通过广泛调研听取民意,在拓宽职工收入渠道、实施清洁能源供暖改造、家庭经济帮扶、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畅通道路出行等方面确定办实事解民忧项目12个,林区各单位共确定办实事事项153个,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各项为民实事全面启动实施,正在有序推进。已经与中国电信呼伦贝尔分公司签订合同,做好WIFI的安装开通工作,已安装121个点位,开通90个,逐步实现偏远地区、重点林场、路段深度覆盖。与自治区红十字会进行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林区红十字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林区应急救灾备灾能力
——与稳边固边戍边深度融合。结合林区实际认真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团结奋斗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建立活动清单稳步推进。积极履行国企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戍边的社会责任,实现军企联合、力量聚合、资源整合,争创军企融合示范区。阿尔山、莫尔道嘎森工公司结合区位优势,与“军、警、边”共同构建党建一体化格局,重点做好维稳联防、组织联建,加大军地联防的合作力度,打造各具特色的边境党建新模式,不断形成多方参与、共同维护、齐抓共管的强大维稳固边合力。
——与林地党建一体化深度融合。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党委以“一片林、一家人、一个目标、一条心”的思路,深入推进“林地党建一体化”。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探索地企协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碳汇经济、全域旅游等领域深入开展务实合作。与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旗委组织部门联合成立“林地党建一体化”专项课题组,建立长效联络机制,扎实推动发展共谋、资源共享、民生共解。
强企富民 让职工群众获得“红利”
通信基站建设一直是制约林区发展的“拦路虎”,也是拦截深远山管护站职工与外界接触的一道“心墙”。
2023年春节,在根河森工公司开拉气林场701管护站工作了7个年头的吴占桥终于通过网络信号,与远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的老母亲通上了视频电话,手机两端的母子俩都流泪了。
“2021年以前,林场通信全靠大白山顶的塔台,塔台靠太阳能发电,且手机信号不稳定也很慢,和母亲打个电话都得‘挑时间’,一遇到阴天、刮风下雨和下雪,通信基本全无,真是干着急啊。”透过窗户,吴占桥指着701管护站东北方向大白山的位置回忆道。
2021年4月25日,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正式获批,批复建设4G基站121座。其中,根河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建立8个基站,包含2个林场站,6个高山站。同年9月18日,在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社会各方克服万难、干部职工齐心推进下,根河森工公司首家“林场基站”落户开拉气。次年,萨吉气林场基站也随之完成,场部区域实现4G网络信号全覆盖,打通了林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打通深山密林里的信息“天路”,让距离不再遥远,职工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4G网络信号覆盖后,不仅实现了职工“云上团聚”,也使网上办公、线上学习成为常态。
如今,4G网络信号覆盖实现了公司与所属单位之间信息化双向传递,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执行力;借助“森林眼”,近、远山巡护员、瞭望塔瞭望人员能及时传递森林资源、动植物保护相关信息;职工能有效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最新的理论和文化知识,极大地改善林场职工的文化生活,实现了山上、山下“一个样”,网上、网下“同步走”。
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确定主题教育民生实事,把为民办实事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聚焦民生改善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推动主题教育与民生实事互融共进。目前,已确定“办实事解民忧”项目12个,各直属单位党组织确定“办实事解民忧”项目162个,各办实事项目全面启动实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实实在在的变化,收获稳稳当当的幸福,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成为最暖心的注脚。(作者:孙勇 米何妙子,时博在线(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森工集团林海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