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天保工程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大变样!”

朱高华
2018-05-14
2070

           ■ 本网记者 朱高华 陈晓琳“我叫张家安,在库都尔林业局岩山林场工作了20年,可以说,见证了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岩山林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天保工程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大变样!”张家安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感和幸福感。 
           因为对山的热爱,对树的情感,今年54岁的张家安,在工作中始终充满着力量和激情,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片林海。 
           1998年,他来到岩山林场工作,在机关护林队当指导员,2008年到防火专责护林队当指导员,2012年至今任岩山林场工会主席。 
           张家安说:“我从小生活在林区,是我们家的第三代务林人,我们的责任就是守护好这片绿色。” 
           天保工程实施后,林业局严厉打击毁林开荒、蚕食林地等违法行为。 
           “我记得2012年,有一农户家有60亩地,属于林权证范围,我们去他家要求收回土地时,他根本不同意拿出房屋土地使用证,我们按照《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向他进行了耐心的解释,说明房屋土地使用证只能证明他的房屋土地是合法的,而占用房屋周边的林地是违法的。最终,我们收回了这60亩的土地并种上了树。20年来,林场对收回的土地进行了植树,还对河流两侧、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补植。”张家安回忆着说。 
            在距离岩山林场3公里处水泥桥检查站,护林员正在检查过往车辆的防火证,并在森林防火检查登记簿上详细记录着过往车辆的通行时间、姓名、车牌号、联系方式、目的地等信息。

            张家安指着过往车辆说:“每年林区4、5月份既是春季森林防火期也是春季山野菜采摘时节,有挖蕨菜的,有抓蚂蚁的……入山采摘人员多,管理难度较大。天保工程实施后,林业局制定《林下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入山采集人员必须持林业局资源管理部门签发的入山证才能进行采集,入山证还确定了采集地点、物种、采集时间、采集数量”。
           张家安说,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业局的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做到严防死守,加强火源管理,确保火源不入山,从根本上消除了火灾隐患,取得了连续30年无重大人为森林火灾的成绩。
           在岩山林场场区,一排排房屋整齐划一,一条条巷道干净整洁。张家安感触颇深:“我们从内心感受到了天保工程实施带来的幸福感。库都尔林业局是林区开发建设最早的林业局之一,天保工程实施后,我们从砍树变成了看树,收入提高了,以前,我们不少职工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板夹泥”房里,随着收入增多,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实施,林场的人居环境变好了,盖砖瓦房,修水泥路,建文化广场,实现人畜分离、垃圾集中清理……这20年变化大啊!”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